在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祖國大西北,在石油人的辛勤勞作下,清潔的藍金從地層深處出發,奔向千家萬戶,化成灶上的藍色火苗。今天,我們走進西部“氣倉”,為大家講述它的故事。
地點: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蘇里格廟地區
生產單位:長慶油田5個主力采氣廠(采氣一廠、采氣三廠、采氣四廠、采氣五廠、蘇里格南作業分公司)、5個風險作業隊伍、6個處理廠
氣井數:萬口氣井
集氣站:上百個
地位:陜京一線、二線、三線及西氣東輸管道氣源地數九寒冬的毛烏素沙漠腹地,寒風裹挾著沙子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我國目前陸上探明儲量規模最大的世界級整裝致密氣田——蘇里格氣田坐落于此。從地下采集的清潔的藍金從這里出發,奔向千家萬戶,化成灶上的藍色火苗。高峰期間,這里日均供氣量超過8600萬立方米。氣田的確切位置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的蘇里格廟地區,被譽為“鄂爾多斯金腰帶上的鉆石”,是陜京一線、二線、三線的氣源地,占長慶氣區天然氣儲量的71.5%。正因為蘇里格氣田儲量大、品位高,也成為西氣東輸的重要氣源。
蒙古語“蘇里格”是“半生不熟”的意思。傳說成吉思汗大軍西征到此,在肉煮到半生不熟時,打了一場勝仗,蘇里格由此得名。昔日的毛烏素,最大的資源就是沙子;現在的毛烏素,沙子下面埋藏著聚寶盆,油氣資源豐盛。目前,蘇里格氣田共有5個主力采氣廠、5個風險作業隊伍及6個處理廠,管理著數十個作業區、上百個集氣站、上萬口氣井。
大雪后的大氣田更加靜謐,一條條黃色的輸氣管線四通八達,一座座集氣站整齊劃一,上千個“石油紅”辛勤勞作,萬余口氣井開足馬力。
其實,蘇里格氣田從被發現的第一天起就不盡如人意。由于儲量低品位、開發難度大、開發建設成本高、經濟效益差,它被視為“燙手的山芋”;加上儲層呈現低滲、低壓、低豐度、低產和嚴重的非均質性特征,先導試驗區建產前5年,28口氣井總共生產了3億立方米天然氣。高投入低產出現象使蘇里格無效益可談,被認為是世界級開發難題。如何將這塊“半生不熟的肉”變成“芬芳四溢的牛排”,成為擺在長慶人眼前的一道難題。按照中國石油“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加快蘇里格氣田開發步伐”的重大決策,長慶油田將蘇里格氣田已探明的區域分成若干區塊,在中國石油內部招標引入5個合作單位共同開發,分三期完成共20個區塊的合作開發,創新形成“5+1”模式。中國石油整體優勢的充分發揮,使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天然氣“開放村”在長慶蘇里格誕生。
百余部鉆機、上萬名建設者奔赴毛烏素荒漠。在集團公司黨組的統一部署下,長慶油田解放思想、打破常規,以“市場化”破解發展難題,探索出“六統一、三共享、一集中”的全新管理模式,形成“統一、競爭、示范、交流和提高”的良性運行機制,在自身沒有增加1名員工、1臺設備的情況下,集中數倍于自身的優勢資源,組織起大規模的油氣會戰。歷經10余載探索與創新,長慶油田集中攻關形成16項關鍵核心技術,攻克“三低”致密氣藏有效開發難題。通過推廣“無人值守、集中監控、定期巡檢、應急聯動”的智能化生產組織方式,氣田開發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單井鉆井成本和地面建設投資大幅降低。如今的蘇里格氣田,已實現規模有效開發和高質量穩產,成為國內外致密氣成功開發的典范。
當前,在蘇里格氣田現有開發模式的基礎上,長慶人不斷創新,優化提升,規模推廣水平井整體開發、大井叢混合井型、小井眼、數字化融合等優勢技術,成立大項目組,構建“大蘇里格”,將所有參建單位納入一盤棋,整體部署共同發力,持續推進開發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20載艱苦創業、風雨兼程。從攻關試驗的艱辛奮戰、合作開發的漫道黃沙,到氣田大規模建設的挑燈夜戰,再到如今穩產上產的氣壯山河,在這片熱土上,不但構建了蘇里格氣田“開放、創新、共建、共享”的高質量發展模式,也形成了“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的蘇里格精神,創造了一項項歷史紀錄。近3年來,蘇里格氣田創造了亞太地區陸上最長水平段紀錄,刷新了國內壓裂施工效率最高紀錄,多次刷新氣區最大平臺、最高無阻流量等紀錄。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蘇里格氣田正在全線發力,全力保障高峰期供氣安全平穩。(徐佳 李莉)
漠中草原
聽說過蘇里格的人,大多是因為知曉它是中國陸上最大整裝氣田,是西氣東輸的主力氣源地。與清潔能源千絲萬縷的“情結”讓蘇里格散發著獨特魅力。
在這里,從綿延的沙丘到荒蕪的戈壁,從大大小小的淖爾到廣闊無垠的草場,從悠閑自得的牛羊到英姿颯颯的“砍頭柳”,開闊逍遙。在這里,春風親吻過的天空清澈如洗,漫天云翳在瓦藍中瞬間化為心幻的奇景,無論看哪一朵,都是驚艷的圖騰;夏夜里的星空璀璨閃耀,數不盡的“眼睛”似乎有著講不盡的故事;秋收的喜悅總是從田間地頭流淌到膘肥體壯的牛羊群中;冬日里的“棉被”一層又一層銀裝素裹著整個草原,裁去歲月的唐突,留下簡潔的留白。在這里,既有大漠落日的雄渾,又有小橋流水的精致,農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碰撞交融而鐘靈毓秀。云白,白出了氈房華蓋;草綠,綠出了綿延如海;水清,清出了湖海藍天。五彩蘇里格,美的安靜、美的安寧。
萬畝沙地柏,千畝馬蘭花。在這里,可以看到綿延如海的馬蘭花。掀起夏日晨曦的一角,遍地的馬蘭花苞被一夜的露水催促,迫不及待地展示絢麗的紫色,似疾風烈馬,奮不顧身地綻放,摩拳擦掌地綻放,一如莽撞的蒙古族小伙兒晾曬他們迤邐的當年,將斑斕的向往鍍一層陽光的金邊。又似雨巷里撐著油紙傘的女子,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不禁令人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很難想象這樣的場景能與700多年前的金戈鐵馬、戰場廝殺相輝映,能與“半生不熟”相關聯。傳說也是在這樣的時節,西夏國被蒙古軍團包圍,總攻時機成熟,成吉思汗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此進行蘇勒德大祭,動員軍隊勇往直前,不戰勝西夏絕不收兵。成吉思汗命令隨從殺九九八十一只羊,九九八十一只羊背子煮了九九八十一個時辰,竟然還有半生不熟的。成吉思汗認為,祭品中出現半生不熟的全羊肉,必定是祥兆,蒼狼助力,此乃天意,由此寶地發兵,定能旗開得勝。果然,蒙古軍勢如破竹,于1227年滅亡西夏,就此得蘇里格之名。
現在,裊裊炊煙,牧歌悠揚,不是十分熟的肉已成為草原美味——手把肉。熱情好客的牧民用刀將剝好皮的羊剁成三五斤的大塊,扔進大鍋冷水里,不加調料煮半個多小時,直至出鍋時撒些細鹽,一層層壘在紅漆托盤里。咬開,骨縫還帶有一點血絲。再喝一大碗磚茶,肥腴咸香皆宜,或是吃上一份達西瑪(草原酸奶),在酥脆的炒米中品味濃濃奶香。如果正在觀看熱鬧非凡的騎馬、射箭、摔跤比賽,那才真叫一個帶勁。ㄍ劓面茫
十六年的情誼
驅車行駛在距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17公里的蘇力德蘇木陶爾廟嘎查境內,欣賞著我國西部最大種苗基地“蘇里格苗圃”的波瀾壯闊。這里既有夏季時芳草如茵的美麗草原,又有冬季時開闊坦蕩的波狀高原。聽友人介紹說,這里如今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陶爾廟嘎查總面積約482平方公里,距今300多年歷史的陶日木廟坐落于此。當地總人口1020人,其中蒙古族959人。2017年,國家民族事務管理委員會授予其“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稱號。我國目前陸上探明儲量規模最大的世界級整裝致密氣田——蘇里格氣田就在這里。長慶油田采氣四廠蘇六井區點綴其間。由于資源儲量大、品位高,蘇里格氣田成為西氣東輸的重要氣源。2005年以來,前身為蘇里格氣田第一項目經理部的采氣四廠與陶爾廟嘎查政府互相幫助、互相支持,通過每年“金秋助學”、道路共建等公益項目,結下了深厚友誼。
“那時,我們牧民的主要收入還是自家養殖的牛、羊,種莊稼的很少,沒有路,自家的農牧產品都是自己消化,可以說是靠天吃飯!笨粗矍捌教沟陌赜吐,陶爾廟嘎查長達楞巴亞爾倒了一碗馬奶酒,感慨道。
2017年以前,陶爾廟嘎查的主要經濟來源以畜牧業為主,當地不少農牧民的年均收入還不到1萬元。如何通過企地攜手,整合現有資源,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讓當地農牧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成為擺在油氣田單位和當地政府面前的共同問題。
2019年以來,長慶油田采氣四廠把創建和諧氣區、推動“綠色烏審”實現“綠色崛起”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積極推動“百企幫百村”行動,助力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
截至目前,采氣四廠參與援建的“五畜”文化專業合作社、蒙中醫醫療館、民族文化展示廳等均已建成并部分投入使用。其中,“五畜”農牧生產基地的肉制品加工廠約460平方米,奶制品加工廠約300平方米,有機蔬菜大棚約440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將形成肉制品和奶制品生產、加工、包裝、銷售一條龍服務體系,極大地調動了農牧民的積極性,解除了農牧民的后顧之憂,同時為當地百姓提供了豐富的就業崗位。英國黑安格斯優質種牛陸續引進、蒙醫藥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游牧文化體驗基地建立……精準鄉村振興新模式的實施,拓寬了當地農牧民增收的渠道,陶爾廟嘎查成功由傳統畜牧業向文化旅游業轉型。
“16年來,長慶油田的兄弟們為我們提供了很大幫助,‘五畜’文化專業合作社和蒙中醫醫療館的建成多虧了他們的大力支持。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碧諣枏R嘎查黨支部書記伊慶嘎激動地說。
僅2019年,長慶油田采氣四廠就為當地新修建柏油路2.7公里,蘇6區塊鄉村道路升級改造40公里。一條條寬敞的柏油路直通牧民家中,一段段藍哈達披上了石油人的肩頭。據了解,這個廠援建的光伏發電扶貧建設項目也已備案并穩步推進實施中。
再也沒有什么比這16年的情誼更加醉人心懷的了。(張輝)(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張輝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