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千丈必有根,江流萬里總有源。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在新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史中,有許多值得紀念的日子。新一屆黨組立足建黨百年,回望中國石油走過的光輝歷程,將玉門油礦解放日設定為“中國石油紀念日”。這個日子是黨全面領導新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起點,是石油精神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源頭,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鐵人王進喜帶領的1205鉆井隊被稱為“鋼鐵鉆井隊”,他的精神永遠注入這支英雄的隊伍。第18任隊長李新民帶領隊伍把井打到了海外,實現了鐵人的夙愿,F任隊長張晶帶領隊伍連續三年實現年進尺“十萬米”,累計進尺突破300萬米。他們用青春、熱血凝聚成石油魂,放歌于新時代。讓我們追隨精神傳播者的腳步,感悟那段高擎精神火炬的文化長征。
歷史的車輪不會停滯,時代的更迭總是向前。如今,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道路上,中國石油奮勇爭先,“石油魂”的時代吶喊響徹神州,凝練成永不褪色的石油文化和精神豐碑。
《企業文化手冊》是承載和宣傳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企業文化必須與時代同行、與發展同步、與全員同創。新一屆黨組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石油精神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核心,豐富了企業價值體系,充實了企業管理理念,完善了企業治理思想。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在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新中國石油工業72年發展的歷程中,積淀的工業文化遺產,見證了石油工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滄桑巨變。這些寶貴的精神地標和文化符號,承載著珍貴記憶,蘊含著石油精神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紅色基因,具有恒定過去、著眼未來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首批工業文化遺產是中國石油物質文化建設的新資源,開啟了保護中國石油工業文化遺產的新里程。
在全球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堪當時代重任的石油鐵軍正英姿勃發,全速奔跑在全面建成基業長青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奮斗路上。中國石油首次發布的《員工手冊》堅持以人為本,以“職業”為核心,凝練6個方面36項基本要素,作為公司員工行為規范和指南,力求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全面覆蓋管理要素、用情傳遞人文關懷,引導員工把個人成長成才融入到黨和國家事業中,融入到企業發展大局中,為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保駕護航。
版權所有: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京ICP經營許可證010289號‖國新網許可證1012006016號
專題策劃:陳娜 專題設計:欒天宇 專題制作:楊娜